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 题二 为何文明存在牺牲? 吴艳萍

作者:吴艳萍 投稿时间:2018-11-15 00:44:22

   

                          为何文明存在牺牲?

   英格索曾说过:文明的历史是人类得到缓慢而痛苦的解放的历史。”爱默生也同样就此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为何文明一定意味着牺牲?我们的文明究竟值不值得我们做出牺牲?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文明必将存在牺牲。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文明在百度百科总体解释是这样的,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构成的集合”。文明的详细解释便达九种之多,分别有“文采光明”、“文采”、“文德辉耀”、“文治教化”、“文教昌明”、“明察”、“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新的,现代的”、“合于人道”这几种。就文明的含义便可看出文明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形式多样的特点,而其形成是历经历史的沉淀,具有漫长、曲折的特点。恩格斯曾说过:“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文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到社会总体经济水平达到一个层次的飞跃时,才能将如何创建更好的文明提上议程。同时文明形成的过程不是无序性的,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向上的,新的文明作为新事物,也有其光明的发展前途。

  文明与牺牲密不可分。文明决定牺牲。明日的文明始于今日的奉献。文明的复杂性,其发展过程的漫长性决定了大量牺牲的存在。文明与文化的在本质上的区分便在于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而汉语的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从某方面说,人的欲望与文明相背离。我们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必将克服其的反面。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种本能。欲望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我们控制欲望,牺牲了放纵,脱离了野蛮,最终也就形成了文明。同时牺牲也对文明具有反作用。选择牺牲落后的思想,封建的意识,最终会推动先进的,民主的文明的形成。反之,若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坚持旧文明,则必将走向灭亡。文明与牺牲相互交融。如果将浩瀚的星夜比作人类社会,那么牺牲就会是那熠熠闪光的明星,文明必将是皎洁的明月。星多月唯一,星小月却大,文明与牺牲作为矛盾双方构成了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也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那么我们如何在牺牲在牺牲与保留之间做到协调更好地创建文明呢?

   亨·哈·埃利斯曾说过:“万物之中,文明是最脆弱的,任何高度的文明都经不起它所面临的多重危险的威胁。”我们要高度重视现有文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等破坏文明的行为。其次,我们应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文明发展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按部就班。再者,学会辩证地否定。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保留先进的文明,摒弃封建糟粕。最后,文化的塑造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以及全社会的支持.正如幸田露伴所说,“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人人都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发挥自身对创建优秀文明的推动作用。

   在文化创建中正确对待牺牲,抛弃陋习,相信文明会因我们的奉献而出彩!

                                    普陀中学高二六班吴艳萍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