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论”和《语》

作者:砂糖风暴 投稿时间:2018-11-14 22:28:07


《论语》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传世经典了,沿用至今并不奇怪。随着时代的推进,来“论”这一本“语”的人越来越多了,对《论语》各方面的开发也都极其深入了,以至于电视上或是影视作品中“论”这些“语”几乎成了家常,似乎这些元素可以使自己的内容变得“高大上”起来,比如在演讲的时候引用“夫子曾说过……”,即使听不懂也会觉得很厉害,也就是网上常说的“不明觉厉”吧。当然,这个行为也引起了人们的热论,甚至有人开始指责这些行为是在歪曲世理、误导他人!这样的观点在网上疯狂传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但假如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是多么令人忍俊不禁的现象——这本“语”原来就是拿来“论”的啊,即使是“错论”,有何尝不是一种“论”呢?而我们也没有对任何的“论”断言对错的能力,我们只需默默地去诠释自己的“论”就好了。

先谈谈《论语》为什么叫“论语”吧……“语”自然是指夫子的名言,“论”则是指夫子的一些徒弟或友人对夫子这个人的评价或是对他名言的个人见解。后世将这些名句和评价收录在一起,于是便有了《论语》。当然,直接用搜索引擎搜搜“论”在古代的含义,也便于理解。“理之、论之、编之”,这便是《论语》这本书的含义……夫子没有傲慢地自编名言,他的学生也没有自大地揣测老师,只能结合夫子真正说过的“语”去“论”罢了。就连编书的人们都不敢下定论的事,还能轮到我们这些凡人去做?既然如此,发表自己的“论”何尝又不是在为《论语》增加新的内涵。于此相比,那些妄下定论的人去以“歪曲世理”这一理由抨击他人之“论”的人反而显得很愚蠢了。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世界里,博取他人眼球成了娱乐界胜利的必经之路。于是开始有人以《论语》的各种思想为主去创作了,尽管同时也有很多“为了引用而引用”的人存在,但确实是一个良策,毕竟有钱不赚的人不是愚者就是死人。的确,这种行为尽管会遭到某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去“仔细研评”,但这又不失为一种贯彻《论语》理念的行为——毕竟《论语》的理念就是做好一个凡人,而不是什么圣人。作为一个凡人,努力想办法赚钱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当一部分人以《论语》去教导那些“为流量引用《论语》”的人时,难道不是拿着《论语》打自己的脸吗?而且还打得理直气壮,令人目瞪口呆。不过,这样既能让自己赚钱赚得开心,让我们看得开心,让某些人骂得开心,不是起到了很有效的宣传效果吗?

我想,说到这里,你会发现身边的社会环境里处处充满着《论语》的精神,而我们,则是在有意无意中以自身行动去诠释着对那些“语”的“论”。正是因为每个人的“论”不同,才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我们全力地以《论语》中的“至圣”为目标,却又何尝想过这本书真正是想让我们成为的是“及圣而非圣”的凡人!这本书并不是上天的神谕,而是人类的史诗,这点是永远不会变的,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旧在贯彻着《论语》的精神——这不是圣人的品质,而是人的“常态”!假如你能照顾好自己,而不是当一个老好人,那是一种“论”;假如你能随手帮人一把,而不是冷眼相待,那是一种“论”;假如你是个有向善之心的恶人,而不是放弃思考的罪犯,那也是一种“论”。就连某些人对娱乐界和演讲者的指责,尽管很愚蠢,但那不过也是一种偏执的“论”,自然也是“论”……

《论语》如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不知这是人之间的共鸣还是互补,但这些“语”定能让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玩出花来。到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期待一下有没有令人惊叹的“论”,甚至是新的“语”呢?

《论语》的精神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回答,每个人都会为之付以“论”,这便是《论语》的精神吧……

以上,又何尝不是本人自以为是的“论”呢?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