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2《有根,花才会开好》包轩维
有根,花才会开好
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皮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痛心,我们瑰宝的流失;醒悟,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思,国家的强大源于根文化。近年,全国由此掀起传统文化热。有了根文化,国家就会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有根,花儿才开放。传统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生活,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艺术,国学,传统美德等等,纷纷来到我们这些花季少年的身边,来到我们的社会上,我们更加重视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传统的技艺,我们一起朗朗读起我们的论语,我们的古诗文。名人讲《论语》《孟子》掀起热潮,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播,“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综艺火爆,这些似乎为传统文化的普及探索了新路,形成了一条受大众欢迎的道路。轰轰烈烈下,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掷地有声下,我们的传统之花正开放。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
可见,传统文化应该热,传统文化必须热!然而我们学习、传承、演绎根文化的时候,我们发现许多演讲并没有把握《论语》的本质,有的影视剧只为追求收视效果却不尊重历史。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传统文化热更是影响了小弟弟小妹妹的学习市场,小小国学班,传统礼仪班层出不穷,良莠不齐,来到了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身边。有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热度维持一时,很快又消失了。有些则穿着传统文化的外衣,讲座、节目、表演一浪盖过一浪……这样回望历史对普及传统文化是好事吗?
文化要尊重历史,文化要影响人的心灵、人的气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可见,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应该表现在稚童的口中,活跃在电视的屏幕中,而应该有更多的学者去探求,去研究,去寻求多元发展,去深入国人的精神内在;更应该引起全民族的重视和关注,吸收西方近现代先进成果,形成新的百家争鸣的盛况。同时这一根文化是建立在历史基础上的选择、批判、改造与重新解释,而不是随意地改造,不是无端地融合,甚至是毫无根据地打着传统的旗帜扰乱市场。
老祖宗为我们扎下了坚实的民族的根,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在老一辈学者、老师、家长等的引领下,更要把握好这根,学习,咀嚼,吸收,融合,深化,使它更强壮,更有力,更有鲜活力。让它成为民族发展的原动力,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让它促使一代一代的花儿开得更艳,更盛!
作者姓名:包轩维
学校:舟山市定海七中
班级:七(1)班
指导老师:董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