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文明圣火,代代相传

作者:hxy 投稿时间:2018-11-14 18:50:18

鲁迅在《准风月谈》中有言:“中国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岁月,涤荡于浩荡的历史长河之中,沉淀在厚重的精神土壤之下,孕育了多元的中华文化和笃实的人文精神——中华文明的精魂。

倘若非要给中华文明下个定义,我想说:它是故宫青石板上的软泥荇草,是苏州园林深处的绿瓦红墙,是悲壮而浪漫的《离骚》,是唯美而现实的《诗经》,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凌云壮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才华横溢,是玄奘东渡,郑和南下,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千千万万,林林总总,可谓尽在“文化”一词上百转千回,抑扬激荡。

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中华文明的魂。文化建设关乎一个文明大国的兴衰,是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桥梁和纽带。要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须得奋力传承文化火炬。

然而当今世界,文化发展面临激烈的碰撞和摩擦,复杂多变的文化形势给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身边充斥着磅礴的外来文化大军: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扣人心弦的韩流影视、风格多样的声优日漫。这些异族文化像蝼蚁一般蚕食着当代大多青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热情与信仰。越来越少的人会面对落日而生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怀,面对圆月而生发“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悲慨。丘吉尔说过:“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因此,坚守民族文化的根基,传承中华文化是青年肩上的大旗,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强音!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培养人文精神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最佳驱动力。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再到G20峰会,中国正不断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姿态与国际接轨,活跃于世界大舞台,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交流与融合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发展。同时,在面对钓鱼岛争端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冲突时,我国更是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和百折不挠、坚定不屈的民族意志。我正不断以高昂的姿态和实际的行动向世人传递中华文明的恢弘力量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里德说:“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对于个人,文化的“化成”须得自内向外,自下而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浸润过程。身为当代青年,不求有文天祥一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无畏,但求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归属感和敬畏心,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认同感和“舍我其谁”的民族自信力。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民族必定有着独特的人文情怀和强大的生命力。一次偶然听到同学对祖国的铿锵表白:“很多外来文化被禁掉又怎样,不看也罢,真正属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时,我心底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欣喜,更看到了中华复兴的新生力量。

        辗转于岁月的缝隙中,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茁壮成长,在百花齐放的文化花园中争奇斗艳,也在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悄然发芽,在文明圣火的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根在,魂在,文明就在;你在路上,我在路上,梦就在路上

 

 

                                                                                                      姚宇环,安吉高级中学,高二八班,指导老师:林元金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