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题】与汉服的剪不断理还乱 ( 林劭骅)
与汉服的剪不断理还乱
林劭骅
从黄帝时代算起,中华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之久了吧,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岁月不等人,便是再无停息之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华文化,随着历史的长河,无片刻停息。无时无刻不在发展。“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古至今,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未改变,它在发展,朝着同一个方向,我想,这些,大概就是文化的根了吧!
许是爱极了汉服,谈及传统文化,大脑的第一反应,依旧是汉服。有一青春少女,身披轻纱,莲步轻移,举手投足,衣角银铃轻响,茶香袅袅,身影摇曳,耳畔乐声不绝,流苏轻颤,惊艳了韶华。
自小便喜欢汉服,也羡慕古时候的女子,喜欢久了,便也多了些许了解,原来汉服,也是在改变的,譬如那诗词歌赋,折射的只是每个时代的光芒。
自秦汉的曲裾至唐朝的高腰襦裙,从元朝的蒙族服饰到近代的旗袍,时代更迭变迁,汉服也随之而变。
再大些,便拥有了自己的几套汉服,大汉的曲裾,张扬而不失豪放;深蓝的杂裾,自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气概;鹅黄的襦裙,是少女的单纯甜美,清纯可爱;洁白的纱裙,似有云雾缭绕,宛若飞仙;粉嫩的旗袍,乖巧中透着一种傲气。
一个朝代,一种风骨。最早是在殷商时期吧,那时的人们,才刚学会织布,麻布制式的汉服,只求蔽体便好。后来到了魏晋,社会动荡,连女子衣裙也多了豪放的气息。隋唐之时,以胖为美,而襦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汉服一改再改,到了近代,干脆将袖子剪了大半,将裙边剪开,成了旗袍。旗袍大概是人们了解最多的汉服了吧,现在的不少场合,也不乏有身着旗袍的曼妙女子,不得不说,旗袍之美,惊心动魄。
如今的我们,西装革履,是否早已将我们的传统服饰抛之脑后,是否会将身穿汉服的同伴看作异类,是否被西方的文化蒙住了双眼。
所幸,人们说:“没有!”如今,街上的汉服越来越常见,也出现了古代没见过的式样。
也曾有人说,旗袍不是汉服,可只要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它是中华儿女自己设计出的服装,那么它便是汉服。
时代在改变,汉服更在改变,它的式样也不只拘泥于古代的样子了。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汉元素融入服装设计,谁又能说它不是这个时代的汉服呢?
我喜欢汉服,喜欢它的发展,喜欢它的内涵、发展和创新,那是文化的根。于我们而言,要做的便是牢记文化,不忘汉服。
于汉服之美,区区几笔无法描述,只是心里明白,我爱它,如同爱这华夏山河大海,如同爱这悠悠五千年的文化!
作者姓名:林劭骅
学校: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6班
指导老师:翁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