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2题】寻觅与坚守(徐冰冰)
自文王始,定论周易;至秦皇汉武,行法独儒;再至宋明理学,五常三纲;至如今,崇洋媚外,不学国术。一劫接一劫,中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远离本真的传统文化。
河图洛书,这两幅简单而神秘的星点图,历来被称是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天机密码。周文王断章取义,逆行河图,演出了周易。可即便是河洛中的一部分,周文化也足以让中华文化傲立于世。话虽如是,但不得不承认,原始本真的中华传统文化,数劫而来,式微至斯。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文化大有扬头之势,却为秦所扼。崖山之后,元主中原,中华文明已临绝灭。素附中华的日本举国悲悯,痛心疾首。朝鲜更是发于真诚的崇拜中华,以至于明朝灭亡后依然年年祭祀,岁岁感怀,并且仍沿用明朝年号。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华夏文明此际的“覆灭”,也是日韩诸国在当今社会蔑视我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他们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传承者,视元清为敌虏,而宋明之节烈,华夏之中国已亡,至斯今日,他们仍不耻于对元清还颇有誉赞的现代中国,认为这是奴性的遗留。在他们看来,现在的中国早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本真和灵魂。而我也断言,日韩诸国今日成功的发展与他们坚持传承并发展的中华文化不无关系。连他们自己也说华夏文明是他们的“母文化”,只是和当今的中国却无半点关系。
中华文化传统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世道不定,各种问题接连显现,外国文化强势入侵,华夏文明万千年来何曾有此窘境?而所谓的“国学热”,也不过是学皮不学骨的瞎胡闹。这一切的原因,想来现今的国民教育和文化导向是逃不开的吧!
我们自幼便被灌输着大马克思理论、大无神论,而这是否触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忌。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阴阳两行、互为表里、合而太极,讲的是自由、包容、纳天地、藏宇宙、敬辰星万物、畏合德自然。有出世思想,亦有入世思想;有政治哲学,亦有精神哲学。所以中国古人能够出入自由,无论面临怎样的人生境地,都能自如安逸。即便是现今发达先进的各西方国家,也晓这两种思想、两种哲学并行于世的道理。我不明白,为什么如今的国民教育要独行其道,不思根源。自幼便是这“马毛邓,无神论,三个代表,特色风”一遍又一遍的炮击覆盖,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将置身于何地。
我想说的是,马克思毕竟是舶来品。它是一种很优秀的政治哲学,是一件管理好国家的优秀工具,这无可争议。然而,优秀归优秀,更多的,它是一种政治哲学,并不是说它就能成为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哲学还残存在中国人的骨血里,只是而今被覆盖包吞了。说来,这两种哲学都有其优秀之处,那不妨就让马克思成为一种“入世哲学”,而让中国传统成为一种“出世哲学”,前者是皮肉,后者为骨血,共同组成未来的中国巨人。但是,现今的社会恰恰相反,前者成了骨血,而后者却成了皮肉甚至还不到,成了一种“装饰”。可悲的是,这种背离却被整个社会认为是理所当然,无人驳斥,真真是元清的奴性遗毒太深。其拙劣性显而易见。“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连老外都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救世性,为何国人却弃之不惜。当今社会所宣言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难道不能用古人的四个字“天人合一”概括?
如果说未来的中国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妨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马克思是管理好中国的优秀手段,而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发展好中国的秘籍良方,是中国人灵魂中的本元。
拿桃树的嫁接来说,马克思是嫁枝,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接枝,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两者结合,阴阳互补,中国才会真正走上康庄大道。若是本末倒置,虽不敢断言其不是一条良好发展的道路,但至少是一条前途不明的待探之路。
本真原始的华夏文明一再遭劫濒绝,希望在现代发达的文明社会,中国人能守住华夏文明在我们身体里这最后的残存,守住河洛在这世界的最后一丝血脉……
徐冰冰 南海实验高中 高二(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