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我们身边的龙文化+阮渝珈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东方的巨人,而我们则是祖国的花朵、龙的传人。龙文化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贯通始终,如今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从早先的帝王阶层到乡土社会,从天文到地理,从雕刻绘画到诗词歌赋,从衣食住行到消遣游乐,从语言词汇到传说故事,从红白喜事到节庆祭祀,无不打着龙烙印。
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传说中神奇的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只九不像之形象。嘴像马、眼像蟹、须像养、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鳞像鲤、身像蛇、爪像鹰,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中国原龙最早曾一度起源于原始图腾文化,源于图腾,超越图腾,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不是实物崇拜,而是文化创造。
龙也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它代表了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实物。
对我们这些00后的人来说,龙是永远的胜利者,但是你错了,龙并不是永远的胜利者,龙也会有沉睡,也会有下坠的时候。但是,龙不会永远低下高傲的头颅。天边的惊雷闪电、漫天的狂风暴雨会让它再次苏醒、腾飞。就像我们的祖国,我们有过灿烂的文明,强汉、盛唐、富兴......我们也曾有过让世界瞩目的壮举,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七下西洋等等,我们也曾经历过无数的痛苦、艰难和屈辱,虎门硝烟的一声长叹,马关跳跃的无尽唏嘘,殖民地里的卑躬屈膝,日寇铁蹄下的无畏抗争......
但深植于我们民族血液里的龙魂在沉沦与逆境中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不屈的、悲壮的声音!龙的精神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