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琴.思情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题记
“琴棋书画”琴为首,自古以来,琴就是高雅的代表。它泠泠清冷的声音淡然悠扬的一直回响在华夏悠久的历史中,从未断绝消失。
古时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或是骚人墨客总会有一把自己称心如意的琴。“绿绮”是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传世名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诗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古琴那清透又撩人的声音似乎从不缺乏诗和酒,而才子佳人正是其中代表之一。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待嫁闺中的佳人。而那曲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的《凤求凰》,正是用“绿绮”而奏,饱含了司马相如想释放出的爱“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那热烈毫不掩饰的琴声,才使躲在帘后默默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不顾一切与其私奔。也是在感情黯淡,司马相如想要抛下结发之妻之时,用一首寄托满了悠悠情思却又透露着埋怨和决绝的《白头吟》挽回了丈夫的心“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提,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句弹出了多少古时女儿家的委屈、向往、无奈与忧伤。
听,清越的的琴声在骨节分明的手指不断拨弄轻弹下流畅飘出。原本缓缓如流水潺潺的音调突地拔地而起,“多高亢挺拔的巍峨的高山啊”。钟子期高兴地喊。曲调很快又变为急速如千军万马,“啊,多么宽阔急促奔腾的的大海啊”。不管伯牙脑中所思所想是什么,钟子期总是能从他的琴音中聆听出他的想象。别人说那是知音,但也说明了伯牙的琴技之高超,说明琴音可以寄托传递感情和所想表达的画面。这大概也是古琴流传不绝的原因之一吧。
渺渺的琴音穿过那名叫历史的青铜绿门,闯过站满边关思乡将士的燃满烽火的狼烟台,悠然飘过有隐居者的云遮雾绕之高山,绕进寻常百姓家的巷道弄堂,悠扬滑在布满渔火的江堤,徘徊在女儿家的阁楼。这不绝如缕的乐音缭绕着华夏,千百年来,躺过岁月颠簸,躺过华夏人的眼,余音袅袅,经久不息,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