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1题】 那眼深邃处 鲍宣羽

作者:鲍宣羽 投稿时间:2018-11-13 20:40:18

  

                               那眼深邃处

   石板路上映着夕阳的余晖,路边的两座老宅被光芒抚摸着,这是最美的傍晚,把岁月映在地上,谁能拾起影子,谁就拾起光芒。

   路边围墙上新旧不一的青苔, 两扇被石头挡住而不被风吹的嘎吱响的老木门,平静地坠在木门上的老铜锁,还有里面用朱红色的木头搭起来的老宅,瓦片搭铺成的屋顶,向上翘的飞檐,这是最美的东大街,我要把我的足迹与幻影,放在狭长的石板街上。  

这就是定海的一角,仅仅一角。

定海城,一座发展并不算快的城市,一个我生活了16年的城市。自打我有记忆起,定海城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从前看到高楼拔地而起,我的内心总是兴奋的,心想着也许又要开起什么商业中心,日日盼望着定海也能高楼耸立,似乎繁华这个词,就是我心中理想的定海城形象。可如今呢,如今当我听到哪儿哪儿又要被拆迁的消息,我的心头总是一震,当我看到城市中各种被绿草皮围起来的区域,里面是推土车,是装满石块沙子的工程车,是一片废墟的时候,我总会叹息,叹息着这些独具文化特色的画面,又将永远在每个人的记忆中被封存起来。

可这,还是最美的定海城吗?

我曾到过广州,一座发展极快的城市。可却有一处地方,让我深深震撼。它叫蒙圣街区,独自躲藏于这林立高楼之间,一扇洞门将它与繁华隔离。

蒙圣街区,深邃,逼仄,人声鼎沸,香气扑鼻。这里的每个人,每座小楼,都饱含历史的底蕴,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即使他们的家在夹缝中,在一线天里,坐落围城。可往往在这里,生活和文化可以一齐拉开。我很喜欢蒙圣街这样的路,纵横交错的小马路从主干道上分离出去,路边卖的则都是有文化特色的各种小玩意,人们在这里开展着正常朴素的生活,可最宝贵的是他们没有被商业化,只是在这片传统文化街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不就是我们在追求的传统文化城市,这种生根的,最柔和的城市状态吗?

其实建筑是表现一个城市文化的最好手段,老城区总是能够藏着一些令人赞叹的惊喜,但现在的老城区里,我只能看到许多新房子,许多短期建筑,它们没有旧房子所特有的文化,而只有老城区的建筑文化,建筑特色,以及在其中的人的生活方式,才真正体现着这座城市生在根里的文化。

可能这就是生根文化的魅力。就像人的气质,是从心里发出,从骨子里透出的。而再美的妆容,再精致的衣服都无法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城市里的文化也如此,再高再雄伟的建筑,却终抵不过几十年,几百年前留下的古老房屋,也许它们很久,比不过其他建筑的气派豪华,但这永是一座城市的根,一座城市的文化。

我一人逛着这座定海城,寻找着这儿生根的文化,可中大街被商业化了,街边除了商铺,并没有人居住在这的痕迹;还有各种拆迁区域,是一片废墟。真的很难再寻找这么一处地方,这样一处承载了一座城市百年记忆的地方了。这些地方正在悄无声息地消失,或许倒在刚才那片废墟中,或许已被高楼所覆盖。

文化,正被糟蹋着。我们口口声声说着保护文化,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识到并有所作为呢,这个城市也有太多意识到却无能为力的人了。城市中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房子被拆去各种相关部门闹腾渴望获得更多利益的贪婪面庞,那些羡慕房子被拆得到赔偿金的可笑脸庞。而那些还真正住在文化宅中的衰老脸庞,他们是否能被真的好好保护起来呢?但愿是这样吧。

我背着相机,彳亍在街上,走到了东大街最为安静的地方,我瞧见了两座并列的老宅,两扇木门是它的开口,还有里面的大院子,映着夕阳的石板地,精致雕花镂空的红木窗。我还瞧见了里面正坐在藤竹椅上的老人,他们享受不被打扰的生活,手捧一杯茶,也许正和同伴说着过往的故事,他们笑了,连脸上被阳光填满的深浅沟壑也一起笑了。

我捧起相机,按下快门,夕阳西下,看着这座夕阳下的老宅,我的心不禁一颤。“这儿,可千万别再丢了。”我默默地说着。


作者姓名:鲍宣羽

学校:舟山市田家炳中学

班级:高一二班

指导老师:杨树果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